行业动态
《邬达克的家》解读一位伟大的旅沪建筑师
作为5月上海文博月的序曲,《邬达克的家——番禺路129号的前世今生》新书分享会在邬达克旧居(现邬达克纪念馆)内举行。
邬达克,1893年出生的一位著名建筑设计师。在邬达克旅居上海的近30年中,共设计了近百处建筑,其中的25幢(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武康大楼等) 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曾经有人说,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实现了邬达克的建筑梦想,而邬达克,改变了上海的建筑史。
邬达克在上海的家有四处可考,两处为自建,而现在的番禺路129号的英国乡村风格的自宅,是1930年代邬达克在自己事业顶峰时期建造的家。2013年1月8日,邬达克纪念室在番禺路129号的邬达克旧居启幕,这是第一座以建筑师名字命名的纪念馆。
修缮一新的邬达克旧居
尽管破败很多年,但这栋房子却非常幸运,因为在上海很难找到一栋楼,是设计者本人的住宅,而且保留了许多原本的设计图。“邬达克的太太生前将邬达克毕生的 建筑图纸、资料以及大量历史照片捐献给了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新书的出版得到维多利亚大学的授权,许多历史照片和图纸都是首次面世。” 本书的撰稿人冯立在分享会上向大家透露。
对邬达克的关注,对邬达克建筑的喜爱,使远东出版社的编辑徐林林、在香港从事历史建筑保护的专家冯立、邬达克旧居的修缮投资人刘素华三人凑到了一起,可以说,本书的编写与邬达克纪旧居的修缮过程是同步进行。
据了解,文博月期间,邬克纪念馆将举办一系列“邬达克主题”的活动,并将邬达克纪念室的开放时间调整为,周二到周五的13:30-16:00,周六到周日的9:30-12:00、13:30-16:00。
来源:中国建筑学会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