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完美闭幕】2016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技术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
12月10—11日,2016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技术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在深圳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盾构与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由深圳市中腾建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深圳市康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和《隧道建设》期刊协办。会议得到了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南方投资有限公司、中电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大禹伟业(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本次论坛旨在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科技化和集约化”发展进程,通过交流、分享我国在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及地下空间开发中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应用,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共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场签到
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主要有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王梦恕院士、王浩院士、聂建国院士和王复明院士,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常务副局长洪海灵先生和总工程师高尔剑先生,深圳市勘察设计协会会长赵春生先生、深圳市土木建筑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福义先生、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教授,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力平先生和总工程师陈湘生博士等。此外,来自科研、高校、建设、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制造等单位的著名专家、学者及相关技术人员等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开幕式由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刘福义主持,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常务副局长洪海灵致辞。
▲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刘福义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常务副局长洪海灵
▲精彩现场
▲峰会展台
一、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
1、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
2、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我国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发展向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契机
3、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举措
4、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管理是提升我国城市领导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抓手
5、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建设美丽城市,实现中国城市梦的迫切需要
二、国际及台湾先进经验
1、雨污分流:污水入综合管廊;雨洪不入廊,单独成系统
2、大部分国家燃气入廊(英、法、德……),日本入廊单独设单沟
3、垃圾入廊,单独设管,真空吹送至垃圾焚烧厂,高温焚烧
4、管廊内保留一些待铺入廊线的平台
5、组织先行、立法、规划紧跟
6、综合管廊建设稳步推进、质量第一
7、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领导高层高度重视
8、与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快速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整合
9、高度信息化建设、管理
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落实相关具体措施,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1、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有序推进
2、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3、落实具体措施
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完善的法规体系
②系统科学地编制好城市综合管廊规划
③建立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衔接有序的综合管廊管理体制
④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到位不越位、不错位
⑤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必须兼顾抗震,保证管线在震灾下的安全运行
⑥创新投融资机制,推广PPP模式
一、搞工程应给后代留下遗产,而不要留下遗憾、灾难和短命工程
二、工程规划、设计要重视三个基本指标(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三、特大工程、困难工程、地下工程必须具有百年以上的寿命,整体寿命与个别部件寿命相匹配达到百年
四、工程建设必须以八字方针为基础(安全、可靠、适用、经济)
五、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价、不合理方案、不合理合同(四个不合理)是工程的癌症
六、工程建设必须进行全过程安全、质量监管,应加强风险防范分析和措施
1、规划方案规模阶段
2、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勘测阶段
3、初步设计方案优化阶段
4、施工工艺、辅助工法优化阶段
5、运营安全管理阶段
七、建设工程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创新的主要思路
1、学会找准问题
2、找准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3、不要把不是问题的说成问题
4、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八、交叉学科互相渗透、补充的创新思路
九、不采用特长隧道拉直线路的选线方法就没有高铁
十、设计施工指南是设计施工规范的基础,不能套用,应结合实际进行创新性引用
十一、发展必须创新
一、海绵城市三大内涵阐释
1、水量上要削峰(三个阶段的措施:源头控制,过程调节和末端排放)
2、水质上要减污
3、雨水资源要利用
二、海绵城市三大问题系统诊断
1、城市洪涝积水诊断
2、污染物来源与累积诊断
3、雨水控制与利用诊断
三、海绵城市三大系统平衡(一片天对一片地)
1、城市降水量与“分散滞留消耗+排放”平衡
2、污染产生与削减平衡
3、雨水控制与需求平衡
四、海绵城市三大任务建设
1、海绵体建设
①有效保护现有河湖海绵体
②全面修复受损海绵体
③大力构建城市新海绵体
2、排水设施建设
①小尺度排水系统建设
②中尺度排水系统建设
③大尺度排水系统建设
3、科学调度管理
一、引言
结构工程的发展趋势是高性能结构,结构创新是实现高性能结构的根本。高性能结构的内涵是安全、适用、经济、耐久。组合结构可为实现高性能结构提供新的选择,结构工程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二、结构创新
1、钢-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轻型大跨,预制装配,快速施工
2、大跨双向组合结构
3、大跨组合转换结构
4、混合节点:钢筋混凝土桩-组合梁(钢梁)钢套筒节点
三、结语
创新是促进高性能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包括机制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创新、设计创新、施工创新、管理创新等。结构创新的空间是无限的,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合理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一、水引发的基础工程设施灾害及病害
二、水灾害防治材料的发展
1、常用的防渗修复支护材料(水反应材料)
2、非水反应高聚物材料(发泡聚氨酯类非水反应高聚物)
3、高聚物防渗修复材料扩散机理、劈裂流动模型
三、渗漏涌水防治技术
1、高聚物柔性防渗墙技术及装备
2、渗漏涌水快速治理复合注浆技术
四、隐蔽病害诊治技术
1、高速公路隐蔽病害诊断与修复系统技术
2、地下管道渗漏、脱空、沉降修复技术
五、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防水支护技术(柔性复合防水可回收支护技术)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0656546.jpg)
束昱
城市更新及基础设施再造与地下空间联动发展的全球视野与中国战略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0914615.jpg)
胡芝春
产城融合的智慧型生态城市整体解决方案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1639611.jpg)
艾庆华
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化措施研究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2009521.jpg)
李跃飞
城市综合管廊一体化工程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
陈馈
智慧城市低影响开发新理念新技术研究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2335383.jpg)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2729472.jpg)
刘继强
深圳地铁主导型枢纽地下空间建造关键技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3029653.jpg)
任立志
地铁合建商业空间开发及综合节点施工技术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3429319.jpg)
吕舒
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地下城市空间科学设计
李冰茹
喷涂速凝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在地下空间的应用
王恒栋
十三五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研究方向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4154451.jpg)
刘志强
竖井式停车场建设技术及装备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5100977.jpg)
许海岩
预制综合管廊施工工艺及相关技术问题探讨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5200943.jpg)
邓启华
预衬砌与高精度自进锁扣式管幕技术及地下管廊应用展望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5328117.jpg)
潘金龙
超深基坑施工技术突破与地下空间技术应用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5503575.jpg)
宋有聚
轨道穿梭机器人在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65641201.jpg)
吴煊鹏 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关键技术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70129251.jpg)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70303918.jpg)
Tekla BIM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70933105.jpg)
史金忠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投资模式下 结算管控整体解决方案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71024548.jpg)
章柏林
托换技术的介绍与应用
![](/upfiles/news/201702/20170215171357293.jpg)
综合管廊PPP模式建设运营的硬伤与变革思路
陈平物
大数据驱动管廊预警体系建设
至此,2016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技术创新与应用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