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随着深圳的“山寨”文化成功转化为全球创客运动的肥沃土壤和正面能量,另一深圳突出的城市现象——容纳深圳一半人口的城中村,也需要通过大量研究来呈现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和自发经验——这种自发建造与创客的自发创造精神有着某些共同之处。
十年五届的深双(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一直关注这一城市现象并展出过相关研究(如2005年首届深双有都市实践的《深圳城中村两项提案》和 MIT等六所高校的《大新村改造研究》,最近一届有筑博设计的《时空边缘:深圳市龙岗老墟镇城市研究》,等等)。
总的来看,作为深圳“设计之都”重要力量的深圳庞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群体,无论是对本地城中村/自发城市现象的观察研究,还是对深双的参与,都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挥。而随着城市更新而不断消失的深圳城中村/自发建造,也使得这种独立的、抢救性的研究,哪怕是收集和建立起基础数据信息,也显得尤为迫切。否则,深圳专业界就会坐失对身边的、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化问题和草根设计智慧的研究和发言权。
因此,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联合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并得到深圳市城市更新办公室的支持,发起“身边的城市:深圳自发建造独立调研”的倡导,诚邀深圳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等专业机构或团队,调动自身资源,观察、测绘和调研身边的城中村、自发/临时建造、边缘社区等与自身专业和生活相关、但又为专业主流所忽略的城市现象,并计划将成果呈现到今年12月开幕的第六届深双上面。
1、调研团队:深圳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设计师等个人、专业机构或院校研究团队,鼓励跨专业(社科、人文、生态等)、跨地域(深圳以外)合作。
2、调研对象:自发/临时建造等非经当下正式规划与设计程序出现的聚落与社区,如城中村、民宿、食街、艺术村、老旧建筑自发改造利用、等等,最好就是调研团队身边、工作生活相关和熟悉的。
3、调研内容:自发城市空间/建筑/构造的形成机制、过程和使用状况,包括土地与产权制度、社会架构与用户身份、宅基地政策与标准、建筑单元(当年炒更或原始施工图纸、测绘图纸、内部使用的空间划分方式等)、空间形态与肌理、结构与材料、施工组织与队伍、市政设施、公共配套、租金房价、故事讲述(股份公司/业主/设计师/施工队/租户/等)等等。
4、调研成果:测绘图纸、影像、访谈、分析图表、文字报告、3d数字或实体模型、绘本、艺术创作等等。另注:深圳很多专业者的乡村调研实践(如参加“三师下乡”)成果也欢迎提交。
5、时间:2015年5月(报名成功即日起)-11月29日,报名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3日。
6、经费:独立筹集。
7、回报:
a、塑造对身边城市有专业与社会担当的独立研究精神,吸收草根与自发的设计智慧;
b、成果信息进入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的“村络”平台用于分享交流;
c、共同努力参与深双展览或独立平行展;
d、共同努力出版调研成果;
e、共同努力争取其它资源的支持和赞助(欢迎为总项目或单个团队提供赞助、冠名或参与活动发起与组织)。
8、学术支持:将邀请该领域相关专家组成学术团队进行指导和点评,并有选择团队参展、出版的权利。目前专家团成员有:孟建民、刘晓都、马立安、杜鹃、黄伟文等。
主办单位:
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支持单位: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公室
统筹协调: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